
2022年珠海航展上的倾转旋翼机模型、2018年珠海航展上的高速直升机模型,2021年正式曝光的隐身版直-20模型,2022年珠海航展上的六代机内构模型,等等一连串的模型用实际行动证明驰盈配资,永远不要把中国的模型真的看作模型,否则你只会遭遇一个又一个的意外。

在已经结束的天津直博会上,赫然就展出了一款名曰眼镜蛇的高速武装直升机全尺寸模型。眼镜蛇是一款采用了共轴刚性三桨双旋翼+共轴三桨双推进式螺旋桨+H形尾翼+较大尺寸短翼+单发单座且部分采用隐身设计的高速直升机,属于一眼看过去性能就很不错的存在。

机头设置有雷达罩具备较强的对空、对地态势感知能力,驾驶舱侧面可增设附加装甲或电子战天线。尾梁下方还设置有刀片天线,至少从模型看眼镜蛇高速武装直升机是非常的像模像样的。但眼镜蛇高速直升机是一款乍看之下就很先进,但仔细看两眼觉得有不少问题,可转念一想,相关问题又不是不能接受的飞机。

直升机采用隐身设计比较特殊,但隐身黑鹰、隐身直-20、RHA-66科曼奇武装直升机不都是隐身的么,隐身又如何,武装带雷达的虽然少但也有不少,不说别的直-9、直-20、卡-52不都是雷达的直升机么,下一代高速直升机搭载对空雷达是很合理的。

大多数直升机都是双座设计,眼镜蛇采用单座设计有点怪,但KA-50武装直升机不就是单座么?
直升机采用较大尺寸短翼且中单翼的案例比较少,但看看KA-50、KA-52不也没什么问题。况且眼镜蛇身为一款采用了推进桨设计的高速武装直升机驰盈配资,其使用方式会和螺旋桨攻击机比较接近,为了更大限度地改善挂载,增加最大起飞重量,设置较大尺寸的短翼也没啥问题。

采用推进式螺旋桨设计的高速直升机采用H形尾翼是很合理的,下尾翼作为垂直安定面,上尾翼整个作为可动翼面也能理解;由于设置了比较大尺寸的短翼,所以选择将控制水平俯仰的襟翼、副翼从机尾挪到短翼上,如此调整虽然特殊,但也不是不能理解。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飞行速度,设置能够在有效空间内增加推力的共轴反桨螺旋也没啥问题(共轴桨效率低于单轴桨,但挖潜潜力大),身为一款考虑隐身作战的高速直升机,舱盖略微锯齿化也很正常。

但眼镜蛇的上下旋翼之间的间距则实在是小了点,小于卡-28、卡-52等柔性共轴旋翼很正常,但小于S-97就实在是有点夸张。不过双旋翼间距较小时,可以通过上翼上反、下翼下反的方式增加旋转时桨叶的打桨概率,

扇叶之间间距更大的三桨叶设计也有助于降低打桨概率,更别说眼镜蛇高速直升机显然是一款高速取向的旋翼式攻击机,不追求狭窄空间内的剧烈机动,甚至于都不能排除高速飞行时主旋翼切断动力以无动力旋翼方式旋转,全部动力输出至推进式尾桨,以加大飞行速度的可能,所以旋翼间距小点,还真没啥问题。
图源:水印

因此眼镜蛇直升机在设计方面并不存在任何无法理解的问题,整体设计相对传统,(至少比那群狂堆旋翼数量的方案传统),拥有相对较高的可行性。鉴于国产版共轴刚性双旋翼的高速直升机已经首飞,中航工业国产高速直升机的技术为基础,进一步深化设计眼镜蛇高速武装直升机还真没啥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尽管眼镜蛇直升机,仅仅是天津科幻专委会携手合作飞联科技,自主设计的一款未来概念直升机而已,但相对较高的可行性,不得不让人就觉,该模型会不会是相应国产轻型武装直升机的吹风呢?21年的隐身直-20不也曾被单纯地看作模型么?

可以说,这就又是一个你敢不敢下决定的问题了,没有人谁敢打包票,说这款直升机不可能成为现实!毕竟这款直升机的可行性的挺高。
淘配网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